最新消息 > 對華論調“危言聳聽” 澳洲損失大量留學生

  目前澳大利亞大學有超過10.8萬中國留學生,給澳帶來學費收入220億美元,這筆收入對當地大學十分重要。然而,有輿論稱中國留學生對澳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事實上,早在這種威脅論出來前,中國留學生已覺得在澳留學花錢不值,正出現留學生數量減少的情況。  費爾法克斯傳媒上周報道稱,對15萬中國畢業生的調查發現,外國學歷平均每月只給他們增加100元的薪資,根本不足以彌補攻讀澳大學學位花的錢。澳大利亞駐上海的教育專員稱,如今,中國國內優質大學增多,意味著雇主不太愿意再出高薪雇用有外國學位的人。  中國留學生對學位價值的不滿,只能怪澳大利亞大學自己。大學是澳大利亞經濟中唯一對他們的最大客戶表示不屑的機構。當地媒體時常渲染中國政府干涉校園的例子,還有人擔心中國留學生過于民族主義對大學的教學質量不利。在當地,提到中國留學生“攻擊”所謂的不尊重中國的講師,通常會聯想到4個例子。然而,仔細推敲這些例子就會發現,中國學生的行為有一定的合理性。例如,紐卡索大學的一個中國留學生在課堂上因不滿講師稱臺灣為國家而提出質疑。該講師似乎對此不以為然,認為那只是該學生一人之見。但是,每一個大國都認可臺灣屬于中國。另一名悉尼大學的講師放棄了教職,原因是該講師辱罵中國學生是“豬”,嘲諷他們“因為智商低”而作弊。他因此遭到中國留學生投訴。  事實上,不僅那些給我們帶來收入的中國學生受到攻擊。一些澳大利亞國防智庫的人員也總是從國家安全的視角看待所有的中國出資的研究。他們的共同觀點是認為,這些研究具有軍民兩用的性質。這個借口堪稱荒唐,畢竟任何研究都可軍民兩用,包括一個螺絲釘。此前中國公司向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科研出資1億元尤其受到關切,該項目受到總理特恩布爾的支持。但是,軍民兩用技術的擔心導致了所有項目不得不接受國防許可,包括研究輸電成本比銅低很多的石墨的科研。如果該項目取得成功,無疑將造福澳大利亞、中國和全世界。  中國擁有活躍的私營經濟,占到其龐大經濟總量的70%。繼續與中國貿易和投資往來,澳大利亞將受益良多。有關部門和媒體有正常的謹慎是沒錯的,但那些妨礙一切接觸、危言聳聽的言論就顯然過分了。(作者布萊恩·圖希,向陽譯)

更多詳細資料:http://www.skytogether.com/product.php?tab_id=11
文章来源:http://edu.sina.com.cn/a/2017-09-26/doc-ifymfcih5469173.shtml